现代木结构建造
“商业与慈善的界限在哪里?”这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,而美国大型非营利开发商的经验或许可以提供一些回答。这些组织像大企业一样地运作,不停地创新、联合、再创新,从而将非营利的组织架构,与企业式金融相结合,有的甚至动了企业的奶酪。但是,非营利开发商做这些的目的只是为了慈善,而不是为了商业。
非营利土地信托投资基金买下保障房
2013年,在美国保障房领域发生了一桩“改变游戏规则”的事。几个住房非营利组织,成立土地信托投资基金(REITs),买下了芝加哥郊区的一幢公寓大楼群,将它从“贵族化”(gentrification)手中夺了下来。
美国市场现在面临越来越激烈的保障房资源的争夺。哈佛大学住房研究联合中心2011年的一份报告显示,收入15000美元及以下的租户,过去十年里增加了200万,而可承担性租赁住房数量却下降了47万。根源在于保障房房源的争夺上,非营利组织竞争不过企业—既出不了更高价格,也无法迅速完成交易。因为要申请公共资金,所以一桩交易有时需要两年才能完成。
但是,非营利组织“仁慈住房”芝加哥分部此次通过土地信托投资基金,仅用三个月时间就拿下了项目(耗资520万美元)。该基金由12家非营利组织组成,从花旗银行、摩根士丹利、保德信金融集团,以及麦克阿瑟、福特等基金会融资1亿美金。
将非营利的组织结构与营利企业的金融灵活性相结合,然后再与其它企业争抢房源,直指美国“不与自由市场竞争”之圭皋。
美国大型住房非营利组织
这次唱主角的是仁慈住房(Mercy Housing Inc.),以及另外11家美国大型住房非营利组织,包括旧金山的桥住房(BRIDGE Housing),加州长滩的LINC,马里兰安纳波利斯的美国之家(Homes For America),纽约的NPH基金会等等。与田德隆社区发展公司(TNDC)这样专注于社区的发展公司不同,这类组织代表了美国大型的、区域性的非营利组织,旨在为穷人多建房,这类组织更加锐意创新,更具企业家精神。
但从一开始,两个组织的目标就有一点根本不同,即TNDC就想保护田德隆社区,而仁慈住房则是要为穷人多建房。30年后,TNDC拥有了田德隆社区30幢大楼,有效地稳定了这个贫困社区,仁慈住房成为美国最大的非营利住房开发商之一,业务遍及全美41个州。开发、保护及资金支持约45800套保障房(TNDC最多不过保护了三四千套),开发房产28亿美元,每天服务15万人,雇员1300人。
美国大约有100家仁慈住房这样的大型住房非营利组织。到目前为止开发和保存了大约30万套住房,占美国非营利住房存量的20%,其余为社区发展公司提供。它们已经成为美国提供非营利住房的主要力量。2004年,它们提供了低收入住房税收抵扣(LIHTC)下60%的非营利住房,同时生产了联邦组团基金下80%的保障房,这两项是为美国最主要的保障房补助。
在开发住房、物业管理之外,也并非只有TNDC这样的社区发展公司才提供服务,大型住房非营利组织也提供有这方面的业务。仁慈住房的租户组成有51%的家庭,33%的老人,还有16%的特殊需要人群(艾滋病患者、流浪汉、残障等)。对于家庭,孩子要日托、上学及放学后的照看。老人需要养老服务,艾滋病患者、流浪汉及残障者更需要社工和医疗服务。所以,美国的大型住房非营利组织,共创建了26万个特许学校名额,19万个日托和放学后空位,服务26万人的社区医疗服务中心。通过住房、社区设施和服务,它们帮助了430万人。
除此之外,这些组织还集诸多中介职能,将社区金融、技术支持、政策影响与倡导等功能集于一身,旨在为穷人多建房并提供服务。这也使得这些组织比社区发展公司更具创新性与企业家精神。
大型非营利组织金融服务如仁慈住房1985年就成立“仁慈贷款基金”,一个社区金融机构,提供社区开发商急需而传统金融机构又无法满足的贷款。到目前为止,基金贷款2.45亿美元,杠杆撬动资金17亿美元,为52200人修建保障房19400套。大型非营利组织还提供中介服务。威斯康辛住房开发伙伴(Wisconsin Partnership for Housing Development),与美国住房与社区发展部签订合同,为附近5个州的社区和住房开发组织提供培训、技术支持及咨询服务。大型住房非营利组织还会影响住房政策。如宾州的行动住房(Action Housing),针对匹兹堡就业状况恶化的情况,提出了防止抵押贷款提前收回的措施,后来成为了州际政策。
合作与社会企业创新
不仅如此,美国大型住房非营利组织的创新与企业家精神还在于,在“住房伙伴网络”的基础上进行社会企业创新。“网络”是由100家企业组成的一个生意上的合作联盟,该联盟在1990年初创时只有37家企业。2013年,“网络”获麦克阿瑟创新与有效制度奖,该奖项包括荣誉称号和150万美元的奖金。
成立迄今,“网络”进行了一个又一个社会企业创新。1995年成立了第一个社会企业,为成员的产权房咨询项目作融资中介。2000年成立了自己的社区金融机构,迄今为止已提供了100亿美元的社区贷款。9·11事件发生后,鉴于商业保险费率大幅提高,保险项目取消,“网络”成立了第一个由非营利组织开发商拥有并运营的“自保公司”。据称,保险公司去年盈利300万美金。次贷危机发生后,看到大量住房被银行提前收回或索性被废弃,“网络”与另外五家非营利组织联合成立了“全国社区稳定信托”,将这些住房从金融机构手里买下来,翻修后再卖给社区,但不提高利息,而是用社区服务与支持来冲抵风险,以稳固社区。
毫无疑问,最近成立的REITs也是美国一个由非营利组织创办的土地信托投资基金,更是“网络”社会企业创新的浓墨重彩。REITs不仅让非营利组织动了企业的奶酪,而且还打破了非营利组织公司层面融资的瓶颈,之前美国的保障房融资只能按项目进行。芝加哥收购之后的短短半年内,REITs又分别在加州的费尔菲尔德,伊利诺伊的奥罗拉和弗吉尼亚的诺福克完成了三桩交易,并且有计划地扩资到5亿美元。它可以提供大约6%-7%的回报率,比市场低,商业银行或者基金会等投资者为了社会目标,却非常愿意接受这项投资计划。